“公轉鐵”助力臨港區不銹鋼企業實現企業和港口的雙贏
2018年,山東省政府在臨沂臨港區布局了1400萬噸鋼鐵產能,給臨沂臨港區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,也帶來了新的挑戰。面對人員運輸與貨物運輸爆發式增長,以前,從臨沂港到達臨港開發區的車輛每天約有20000多輛,交通、環保壓力大。
因此,跳出傳統港口范疇,打造更高平臺和萬能接口,成為當務之急。疏港鐵路應運而生。
疏港鐵路開通運營以后,從嵐山港、嵐橋港到臨港疏港鐵路的貨物運輸全部通過鐵路,大大減輕了公路和環保的壓力,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,實現了企業和港口的雙贏。到8月初,原材料運輸超過260萬噸,甚至還實現了貨物由港口到企業的直通運輸。
港口貨物通過疏港鐵路運送到臨港鐵路園區站再轉運到各企業廠區,開啟了臨港陸海聯動、海鐵直運、多式聯運的新紀元,進一步串聯起臨沂臨港區精鋼基地30多家上下游企業,形成直通港口鋼鐵運輸快速通道,打通聯運、轉運銜接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我們通過臨港疏港鐵路,實現了港口到企業的直通運輸,可以節約三分之一的運輸時間,減少運輸成本三分之一左右。”牟晉京說。
運輸成本降低的同時,環保成效也體現出來。“由嵐山港運到我們這里的礦粉主要通過新能源車運送到企業,現在我們這里有150多臺新能源車,零污染、零排放,用起來也非常方便,電池5分鐘之內就能更換完畢,能夠及時保證我們的貨物轉運,滿足企業的生產需求。”
截至目前,臨港疏港鐵路吞吐量已經達到260多萬噸,今年全年計劃在500萬噸左右。下一步隨著臨港1400萬噸不銹鋼企業的落地投產,臨港疏港鐵路的運量預計將達到5000萬噸。(中國新聞網)